船舶行业研究:周期向上景气可期

发布时间:2025-07-30 00:08:10 |   作者: 8亿彩票官方app下载安装苹果
商品详情

  (1)干散货船是主要运输谷物、矿砂、煤炭、水泥等大宗干散货物的船舶。①按船舶所装货物的种类不同划分,干散货船又 可分为普通、专用、特种、大舱门干散货船等;②根据运载能力(载重吨DWT)分,散货船可划分为灵便型(1-4万DWT)、大灵 便型(4-6万DWT)、巴拿马型(6-10万DWT)、好望角型(10万DWT以上)等4种散货船型。

  (2)油船是运载石油及石油产品(如柴油、汽油、重油等)的船舶。①按照油船的船体结构划分,油船可分为双壳油船和单 壳油船两种;②根据运载能力(载重吨DWT)分,油船可划分为小型(1万DWT以下)、灵便型(1-6万DWT)、巴拿马型(6-8 万DWT)、阿芙拉型(8-12万DWT)、苏伊士型(12-20万DWT)、超大型(20万DWT以上)等6种油船船型。

  (3)集装箱船是用于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船舶。①按装运集装箱情况分,集装箱船可分为部分集装箱船、全集装箱船和可 变换集装箱船3种;②根据运载能力(标准集装箱单元TEU)分,集装箱船可划分为支线千 TEU)、次巴拿马型(2-3千TEU)、巴拿马型(3-4千TEU)、超巴拿马型(4-6千TEU)、超大型(6千-1.2万TEU)集装箱船。

  (4)液化气船是专门运输液化天然气(LNG)、液化石油气(LPG)、乙烯等液化气体的船舶;其中,LNG运输船因极高的建 造难度被誉为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具有高技术性、高可靠性、高的附加价值等特点。液仓是LNG船的核心装备,可按液仓种类将 LNG船分为薄膜型和自撑型(球罐型、棱柱型);由于薄膜型技术复杂、造价高,因此多用于大型而非中小型LNG船。

  (1)上游:船舶-航运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包含直接原材料、船舶零部件和船舶设计三大板块。在造船成本中,直接原材料占 20%-30%,船舶配套设备占40%,设计成本约占5%;其中,船舶设计正朝着绿色和低碳方向发展。

  ①造船周期:根据中国船舶数据,散货船一般船型从开工到交船大约10-12个月;原油轮一般船型从开工到交船大约12-14个 月;集装箱船一般船型从开工到交船大约14-20个月;汽车滚装船从开工到交船大约18个月;大型LNG运输船从开工到交船大 约24个月。从订单签约到最后交船,时间跨度一般在16-36个月。

  ②建造及支付节点:船舶的建造和支付节点最重要的包含开工(支付20%合同价款)、切钢板(支付20%合同价款)、铺龙骨(支 付20%合同价款)、下水和交付(支付40%合同价款)。

  ①海运为主要应用,市场空间广阔:2023年全球海运贸易量达到123亿吨。全球海运货种以干散货、油品和集装箱为主,其 占全球船舶运力的比例分别约为45%、30%和15%,因此海运行业运行与国际干散货、油品和集装箱贸易形势及相关船舶运力 息息相关。

  ②海运市场集中度:截至2024年9月,全球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市场占有率占比达84.5%;干散货及油品运输承运人相对分散, 其市场集中度低于集装箱航运。截至2023年,全球前十大拥有干散货船的航运公司干散货船运力占全球比重约为43%,前十 大拥有油轮船的航运公司油轮船运力占全球比重约为47%。

  我们选取以下四个指标复盘、跟踪航运产业链景气度:①实际GDP增速:该指标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GDP增长率,可以帮助 识别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;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:该指数是散装原物料的运费指数,能反映下游航运业的繁荣程度;③新 接订单量:该指标是某时间段内造船厂新接的船舶订单数量,用以从“量”的角度跟踪中游造船业景气度;④克拉克森新船 造价指数:该指标是由克拉克森编制的新船价格指标,从“价”的角度跟踪造船业景气度;自1988年起,航运景气度可随经 济发展周期划分为4大阶段:

  (1)复苏期:1988-1998年,持续约11年:在此阶段内经济恢复对航运市场的牵引作用较弱,造船业市场表现平缓。 ①经济提高速度:1988-1992年,经济提高速度从4.7%下滑至2.3%;1993-1997年增速有所回升,1997-1998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,经济 增速下滑明显。 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: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该阶段基本企稳,1997-1998年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有所下滑; ③新接订单量:1997-1998年,全年新接订单量从5301万载重吨下滑至3709载重吨; ④新船造价指数:1988-1992年,新船造价指数表现为逆经济周期的原因是:彼时世界第一造船国日本发生金融危机,产能快 速下滑,导致新船价格高增;1992-1998年呈现下行趋势。

  (2)繁荣期:1999-2008(金融危机爆发前),持续约10年:该阶段内经济增长推动航运市场高度繁荣,催生大量造船订单, 进而推升造价指数;造船业在此阶段实现量价齐升。 ①经济提高速度:1999-2000年经济增速快速修复;2001-2002年,美国“新经济”泡沫破灭叠加影响,对世界经济造成 较大冲击;2003-2008年,实际经济增速回暖并出现两大高峰,分别为2004年的5.4%及2007年的5.5%; 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:同步于经济增速,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2004-2005及2007-2008期间均分别出现两个尖峰:即2004 年1月的5551点、2004年11月的6051点,以及2007年10月的10656点、2008年5月的11440点; ③新接订单量:同步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,新接订单量主要集中于2003-2005以及2006-2008期间的BDI指数上升期;2007全 年新接订单量处于历史高位,为2.63亿载重吨。 ④新船造价指数:基本同步于新增订单量,2001-2002年造价指数回落至105.5点左右;2003-2008年间,造价指数出现两个高 峰,分别为2005年5月的171.08点和2008年8月的191.51点。

  (3)低迷期:2009-2020年,持续约12年:2010年经济增速反弹对航运市场、造船市场带动明显;而在后续经济增速的下滑 期内牵引作用并不明显。 ①经济增速:2009年经济增速跌落至-0.1%,2010年反弹至5.4%;2010-2019年间,经济增速整体呈现下行趋势;2020年受新 冠疫情冲击,增速大幅下跌至-2.7%; 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:同步于经济增速,2009年底至2010H1,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有所反弹,两大峰值分别为2009年11月 的3887点和2010年5月的4078点;此后呈现下降趋势(2013年12月出现小高峰2277点),2020H1保持650点以下。 ③新接订单量:同步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走势,新船订单量在2010及2013年前后出现小高峰,最大值分别为2010年6月的 1777万载重吨和2013年12月的3072万载重吨;2020年1-10月新接订单量均低于750万载重吨,降幅明显。 ④新船造价指数:略滞后于新增订单量,2009年新船造价指数持续下滑,2010年、2014年及2019年新船造价指数有轻微反弹; 2020年11月跌落至125.06点。

  (4)新一轮上行期:2021至今:该阶段内经济稳步的增长对航运市场牵引作用明显,并进而导致新接订单量、新船造价的波动。 ①经济提高速度:2021年经济提高速度显著上升至6.5%;2022年多国为应对通胀而加息,增速回落至3.5%;2023年经济基本保持弱复 苏态势。 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:同步于经济提高速度,2021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较2020年低谷期实现大幅反弹,最高达5167点,2022 年有所回落;2023年以来整体呈现上涨趋势,2024年8月,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收盘价为1814点。 ③新接订单量:同步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走势,2021年新增订单量较2020年明显回升,阅读新增订单量最高达2421万载重 吨,2022年有所回落;2023年起基本整体保持增长趋势,2024年8月,全球新接订单量达1035.08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21.2%, 环比增长113.9%;相较于本轮周期低点2021年12月,增长122.3%; ④新船造价:本轮新船造价提升势头强劲。略滞后于新增订单量快速起量时期,2020年末起新船造价指数保持上升态势。 2024年8月,新船造价指数指数达188.82点,同比增长8.8%,接近于上轮周期最高点,相较于2020年11月增长51.0%。

  中周期:船舶老化、新环保政策 推动船舶更新需求;行业产能出 清下,造船价格维持高位

  海运贸易增长是船舶更新的前提,老龄船舶的不经济性促使船东更换新船。①海运贸易稳步增长:2023年,海运贸易量增 长2.6%;以吨英里计增长了4.4%。根据Clarkson预计,2024年全球海运贸易将增长2.2%;以吨英里计将增长6.0%;②老船 的“不经济性”促使拆解:随着船舶使用时间增长,船舶的维护费用也不断增加,当维护船舶所投入的费用与精力与其创 造的价值不匹配时,船东会考虑将船舶拆解,以便将常规费用投入其他方面,如港口费、燃油费和船员工资等。拆解不意 味着更新,但我们认为在有贸易需求、运价作为支撑的上行周期内,船舶的拆解带来了更新需求。

  在海运贸易回暖背景下,船舶“老龄化”现象催生中短期更新需求;2010年前后的完工高峰或将推动更新需求在中长期内 爬升至高点:

  (1)全球船队平均船龄处于近15年最高值,老旧船舶更新需求有望推动订单增长。根据Clarkson数据,我们可以分析出如 下信息:①全球船舶“老龄化”严重:2023年12月份全球航运船队的平均船龄达到13.7年,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值。 2023年全球船舶以数量计船龄,41.8%船舶船龄超过20年;②全球船舶平均拆解年龄在25年左右:截至2024年8月,散货船 平均拆解船龄为29.2年,集装箱船平均拆解船龄为28.3年,10000+载重吨的油船平均拆解船龄为23.4年。结合“老龄化” 及25年拆解船龄两点因素,我们认为有大量老旧船舶将在未来5年左右迎来拆解,催生中短期更新需求。

  2008年后,全球船舶供给端快速出清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由于订单量大幅度减少以及新船造价持续低迷,全球船厂经历了 多起破产清算和资产重组,产能快速出清,行业集中度急剧提升: ①活跃船厂数持续下滑:根据Clarksons数据,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从2008年峰值的1033家,下降至2024年8月的376家;其中, 中国活跃船厂数量从2008年的464家,下降至2024年8月的161家。 ②行业集中度提升:截至2024年8月,全球Top2造船集团的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34%,全球Top5造船集团的订单占比51%,全 球Top10造船集团的订单占比68%。

  当前船舶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,市场格局转变为“卖方市场”。全球船舶供给大多分布在于中、日、韩三国,我们可以从中 国产能利用检测指数看到世界供需格局的缩影: ①中国为主要造船国,具有代表性:2024年上半年,中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份额的55.0%、 74.7%、58.9%; ②中国产能利用监测指数反映船舶市场供不应求: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布的首个指数,是反映中国 造船产能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。2018-2023年,该指数从607点增长至894点,已接近产能利用过热状态,表明当前船舶市场 处于供不应求的格局,该格局将助力新船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。

  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,部分航运公司缩减集装箱船运力,叠加人力因素、港口封锁等因素导致集装箱船运力明显降低;在此 背景下,随着2021年新冠疫情中期海运贸易回暖,集装箱船运需求增加,集装箱航运市场供不应求;“一箱难求”的格局推 升集运运价,2021年集装箱船新船订单量显著增加:

  ①新冠疫情初期带来的悲观预期使运力削减。2020年,许多船运公司因对国际航运形势持悲观预期而缩减运力,不仅减少了 出口集装箱的航次,还大幅拆解了闲置的集装箱船。受此悲观预期影响,2020年集装箱船市场低迷,全年集装箱船新增订单 量仅为106.5万TEU。

  ②新冠疫情下人力及港口拥堵因素导致集装箱船的货物周转率下降。以美国港口为典型案例,疫情期间美国洛杉矶港及长滩 港出现集装箱堆积如山、集装箱船拥堵的现象。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港口的实际运作受到了集装箱底盘、搬运工人及卡 车司机的短缺的影响;根据美国卡车运输业协会的数据,疫情期间美国卡车司机缺口数量比新冠疫情前激增了30%。港口集 装箱船的拥堵及集装箱的滞留明显降低了货物周转率,导致海运贸易对集装箱船运力需求进一步扩大。

  ③“一箱难求”的格局下,2021年集运运价快速爬升,集装箱船新增订单量急剧增长。以CCFI指数为例,2020年四季度起集 装箱运价保持快速爬升态势。在此背景下,自2020年四季度起,集装箱船运公司开始增加新增订单;2021年新增订单量达到 高峰,全年共计新增订单量451.3万TEU,同比增长323.6%。

  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
上一篇:天津龙创世纪获手机支架专利:改造轿车科技彻底处理驾驭烦恼!

下一篇:2016-2021年中國降糖舒行業市場远景與投資戰略研讨報告